打開「水溝」重現福安坑溪 台南建城400年塑願景

台南府城建城歷史已近400年,而府城所在的水文歷史,可追溯至台江內海形成時期,其中福安坑溪變遷見證時代演變,南市都發局已完成福安坑溪歷史與現況基礎調查及可行性評估,並提出未來願景與初步設計構想,並收集民眾意見納入後續規劃設計參考。

台南市長黃偉哲表示,福安坑溪是府城特有的歷史水文,對後代子孫更具有歷史教育的意義,除歷史溯源外,應思考未來如何活化,更期望能透過規劃加以詮釋,重新賦予都市水文空間的新功能。

南市都發局表示,福安坑溪由東向西貫穿府城,現況多處已掩蓋於道路或巷弄下,歷經多次都市排水系統與道路工程整建,歷史水系現況缺乏相關套繪與調查,因此委託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執行調查及評估。

都發局表示,透過歷史圖資及地籍套疊指認水道位置,進一步以透地雷達掃描及局部試掘,推測福安坑溪從紅十字會後側到司法博物館間即原有水道位置,餘往上游至南門路及往下游至西門路的水道則已箱涵化。

都發局表示,透過水道踏查釐清福安坑溪的主要來源來自地下水,其次為地表逕流水,常年有水且穩定狀態,而且在忠義路下方(靠近府前路口)發現一處完整紅磚構造水道,水體清澈又水量豐沛,將會是提供後續水域重現規劃設計的重要水源。

成大建築系名譽教授傅朝卿建議,福安坑溪規劃以公有地優先,並可借鏡日本京都的哲學之道,先將水圳空間整理好,臨水的建築物立面自然會調整,舊地方法院段則可思考如何與文化資產結合。

市府景觀總顧問許晉誌表示,福安坑溪提出規劃構想的時間點可搭配中央前瞻計劃的「城鎮之心」或水環境計畫,透過市府團隊協力,確保水質水量穩定,將能提供民眾水域活動的場域,找回屬於台南府城的水生活。